作为国际米兰主席,朱塞佩・马洛塔在足坛的沉浮中始终以务实著称。从瓦雷泽青训主管到尤文图斯 CEO,再到如今掌舵国米,他的职业生涯见证了意大利足球的兴衰。在近期接受采访时,马洛塔直言不讳地指出,意大利足球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无法像德国、比利时等国那样通过前殖民地归化球员增强实力。
马洛塔的观点触及了意大利足球的深层结构问题。不同于德国凭借移民政策吸纳土耳其裔、非洲裔球员,或比利时通过殖民历史招募刚果后裔,意大利缺乏类似的 “人才储备库”。尽管意大利也曾归化过少数球员(如前国脚蒂亚戈・莫塔),但整体规模与效果远不及上述国家。国际足联的数据显示,2026 年世界杯预选赛中,德国队 26 人名单中有 12 人具有移民背景,而意大利队仅有 2 人。
这种差异源于意大利的历史与文化。作为传统移民输出国,意大利直到 20 世纪末才逐步放宽移民政策,且社会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度相对保守。马洛塔强调:“我们没有殖民遗产带来的天然纽带,归化球员需要时间和资源去培养认同感,这对急于提升成绩的国家队而言是个长期工程。”
马洛塔的言论也折射出国际足坛对归化球员的复杂态度。例如,法国队凭借非洲裔球员称霸世界杯,但喀麦隆等非洲国家却指责欧洲 “掠夺” 人才。在亚洲,卡塔尔通过归化球员短期内崛起,但被批评为 “金元足球” 的投机行为。相比之下,日本足球则更注重本土青训,归化球员仅作为补充 —— 三都主、吕比须等成功案例均是在日本联赛长期效力后自然融入。
意大利足坛对归化的态度同样矛盾。2018 年世界杯预选赛失利后,曾有声音呼吁归化效力于中超的意大利裔球员,但时任主帅曼奇尼明确表示 “归化不是捷径”。如今,意甲俱乐部如罗马、热那亚开始尝试归化南美球员(如雷特吉),但国家队层面仍以本土球员为主。马洛塔认为:“归化可以是战术选择,但不能动摇意大利足球的根基。我们需要在保持传统风格与适应现代趋势间找到平衡。”
面对归化困境,马洛塔将希望寄托于青训体系的改革。他主导的国米青训计划注重与社区合作,培养年轻球员的技术与战术素养。数据显示,国米青训营近年为一线队输送了巴雷拉、埃斯波西托等新星,而意大利 U21 国家队在 2025 年欧青赛中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。
“意大利足球的复兴不在别处,就在我们自己的青训营里。” 马洛塔在当选国米主席时曾如此强调。尽管归化球员可能在短期内提升成绩,但长期来看,意大利足球的根基仍在于本土人才的挖掘与培养。正如日本足球的崛起证明,系统性的青训投入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碰撞中,马洛塔的观点或许为意大利足球指明了一条独特路径:坚守传统,立足青训,同时审慎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归化模式。这既是对现实的妥协,更是对足球文化身份的守护。
乐投Letou中文